Hihipeggie

 

 

三伏貼

早上起來鼻過敏,打掃房間打噴嚏,

長期的過敏,一直困擾著你嗎?

那我想,你是不是該來"三伏貼"一下了~~

 

冬在三九,熱在三伏。

相信大家都聽過,只是一直沒個清楚概念吧~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介紹,

"三伏貼"是在做什麼的。

 

夏天高溫溼熱往往會使空氣品質下降。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空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對皮膚、支氣管或鼻過敏疾患的朋友更造成威脅,

易出現病情復發或加重。

所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朋友,

在夏季更要注意飲食習慣及出入冷熱場所該調適的方式。

 

而自古以來,

中醫都用〝三伏貼〞來緩解甚至治療氣喘﹑過敏…等疾病。

【三伏貼療法】

源自於清朝,又名"天灸",

可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並預防感冒。

依據『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的原則,運用天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

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醫“治未病”理論的重要概念,

也是〝冬病夏治〞的顯現。

 

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發作的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寒性症狀等疾病,

大多是體內陽氣虛衰,外邪侵入而發病。

而夏季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此時陽氣最為旺盛,人體皮膚鬆弛,毛孔擴張,

藥物容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能起到驅散寒邪、扶助正氣、溫煦陽氣、調節臟腑、強身療病的功效。

因此稱為“冬病夏治”。

 

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

遵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

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治療。

2015年的三伏日為

初伏

★ 7 月 13日 ( 星期ㄧ )

中伏

★ 7 月 23日 ( 星期四 )

末伏

★ 8 月 12日 ( 星期五 )

 

「三伏貼」是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

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在患者背部特定的穴位上,貼上化痰定喘的藥膏,以減緩氣喘的發作,

對於常年受氣喘、過敏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在這期間,過敏、氣喘等疾病症狀較輕,

毛細孔張開,易由皮膚吸收藥效,

將元胡、細辛、白芥子、甘遂等中藥磨粉後,

薑汁糊丸,敷貼於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貼。

在七、八兩月都屬於三伏天的階段裡,

可選擇3-4次相隔7-10 日的日子來貼敷。

 

三伏貼適應族群

一、鼻炎、鼻過敏、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慢性咳嗽、肺功能不全、反覆上呼吸道感染、體虛易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

二、虛寒性疾病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頸椎腰椎退行性病變等風濕類疾病。

依每個人體質、患病之不同,

經醫師辨證論治後,再搭配內服中藥和穴位外敷,更能增強療效唷。

 

【小編 - 卓氏門徒】

三伏貼,真的簡單不麻煩又實用。

一整年來就貼個三次,再加上冬天的三九貼,

卻能改善困擾多年的過敏情形,還不會影響到上班時間。

何樂而不為~~

根據我們統計,連續三年貼敷,

過敏改善的情況極其明顯唷^^

 
在Facebook找我們
在Twitter追隨我們
卓家泉安堂老舖版權所有  ChoJia Chinese Medicine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