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便秘
便秘是臨床上患者常見的困擾,不少人因為生活工作忙碌壓力大、情緒緊張、飲食不均衡等原因,產生排便不順暢的問題。
一般來說,一天排便兩次到兩天排便一次,都可算是正常的範圍,如果長期每星期排便少於三次就可以稱為便秘。除了排便的次數較少之外,有些人雖然每天有排便,但是若出現解便時需要費力、大便質硬或呈顆粒狀羊屎便、排便後仍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排便量少、排便有阻礙感,或是須靠外力協助排便(例如以手指通便、使用浣腸),也可以將這些引起排便不順暢的感覺歸類為便秘。
上班族常有便秘的問題,檢視一下生活的狀況,常常是:一大早趕著上班沒有時間蹲廁所,長時間久坐沒起來活動,工作太忙沒時間喝水,工作壓力大情緒緊繃,外食飲食不均衡、纖維攝取太少,下班後太累沒有規律運動,然後再加上熬夜晚睡,每一項都是會造成便秘的重要原因。
其他像是:年老、生病或生產之後身體狀況虛弱,懷孕時荷爾蒙改變及胎兒的壓迫,到外地環境及食物的改變,在外面害怕廁所髒忍耐便意或有便意時忽略去上廁所等等,都會引起便秘。
要特別注意的是,便秘也許是其他疾病的表現,像是大腸腫瘤、直腸肛門疾患、甲狀腺疾病、硬皮症、中風及脊椎受傷、 大腸無力症、直腸膨出症等等,可至西醫做檢查看是否有器質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疾病。
1.燥熱內結:
吃太多油炸烤辣上火的食物、喝太多酒,或誤用補品,或感冒發燒,導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使腸道乾澀,而形成便秘。
2.氣血津液虛衰:
年老體虛、生病後、久病、產後,或太過勞累,或縱慾過度,或治療其他疾病發汗、利小便太過度,皆能導致氣血的虛弱。氣虛則導致大腸傳導無力;精血真陰虧損,則導致腸道乾澀,而產生便秘。
3.精神失調,飲食失節,氣機鬱滯:
思慮過多,憂愁,心情鬱悶,或久坐少動,食物消化不化,或喜歡吃生冷、燥熱的食物損傷腸胃,或跌打損傷、外科手術傷及腸胃,導致腸道的氣機鬱滯,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無法正常排泄,而成便秘。
4.臟腑陽虛,陰寒凝結:
年老、久病後體虛,陽氣衰弱;或喜歡吃生冷食物,或苦寒的藥物使用過度,損傷陽氣,使陰寒內生,陽氣不運,則寒凝於腸,使津液不通,且糞便為陰寒所滯,不得下行,而為便秘。
1.實秘
(1) 鬱熱便秘:
症狀:大便乾結,面赤心煩,腹部脹滿,按之作痛,身熱,小便短赤,口臭口乾,舌紅苔黃燥,脈滑
數。
治法:清熱潤腸通便。
方藥:麻子仁丸加味
(2) 氣滯便秘:
症狀:排便困難,脘腹痞滿,後重窘迫,脅肋竄痛,納食減少,噫氣頻作,舌淡苔白,脈弦。
治法:行氣解鬱,導滯通便。
方藥:六磨湯加味。
2.虛秘
(1) 氣虛便秘:
症狀:大便不甚乾燥,有便意但臨廁努掙乏力卻難於排出,努掙則汗出、短氣,便後疲乏,肢倦懶言,
面白神疲,腹不脹痛,或伴有肛門脫垂,舌淡嫩苔薄白,脈弱。
治法:健脾益氣,潤腸通便。
方藥:黃耆湯加味或補中益氣湯加減。
(2) 血虛便秘:
症狀:大便乾結,面色淡白無華,心悸,頭暈,唇舌淡白,脈細。
治法:養血潤腸通便。
方藥:潤腸丸加味。
(3) 陰虛便秘:
症狀:便秘頑固,三到四天一次,大便乾結,如羊屎狀,腹痛不甚,口渴咽乾欲飲,形體消瘦,或見潮
熱盜汗,心煩失眠,顴紅,耳鳴,眩暈,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生津,潤燥通便。
方藥:益胃湯加減或增液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4) 陽虛便秘:
症狀:大便排出困難,但不堅硬乾燥,畏寒喜熱,腹中冷痛,小便清長,四肢不溫,舌質淡苔白潤,脈
沉遲。
治法:溫陽散寒,潤腸通便。
方藥:濟川煎加減。
- 揉按雙側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上巨虛穴」,或依胃經循行敲打大腿小腿。
- 指揉中脘:用右手的中指稍用力按壓「中脘穴」,作順時針揉按。
- 揉按天樞:用兩手的中指適當用力按壓「天樞穴」。
- 揉臍摩腹:將右手掌心按於肚臍,接著左手掌按在右手掌背,作順時針揉動。
- 掌按腹部:用右掌心從右下腹開始,沿結腸方向向上à向左à向下循環按摩。
- 輕叩尾骶部。
- 揉按手臂前段的「孔最穴」,或可找到穴道後用虎口抓住並旋轉前臂,會有明顯酸痛。
1.不管有沒有便意,建議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最好是早上五點到九點,剛好經絡走到大腸經及胃
經),蹲廁所十分鐘,可以讓身體習慣排便的時間,建立生理時鐘。
2.有人認為要多吃水果排便才會順暢,但是對於虛寒體質的人,吃太多過於寒涼的水果(譬如橘子、西
瓜、香瓜、小蕃茄等),反而會造成便秘。因此要適量攝取或選擇較平性的水果(譬如木瓜、芭樂、
蘋果),另外水果盡量不要冰箱拿出來就吃,放至常溫再吃比較好。
3.缺少運動,會造成腸道蠕動差,尤其是腹肌無力者,不僅容易便秘,也容易脹氣。建議每天都要至少
運動半小時,簡單的跨大腳步、縮小腹、自然擺動雙臂快走,走到微微出汗心跳加快,就是不錯的運
動。
4.要飲食均衡,有足夠的營養,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能夠維持人體內這個複雜的工廠。油脂類也記得要
適量攝取,有些年長的人因為怕油膩,食物都用川燙的,或沒有攝取含油脂類的食物(肉類、果仁等
等),也會造成腸道潤滑不夠排便困難。
5.少吃油炸烤辣易上火的食物,也要少吃冰飲、生冷的食物,這些都會影響到腸道的消化吸收環境與蠕
動。
6.情緒壓力會造成腸道功能紊亂,產生如大腸激躁症便秘與腹瀉交替的症狀。學習調適心情、紓解壓
力,也是保護腸道的要點。
7.盡量不要使用浣腸,使用頻繁反而會讓腸道蠕動越來越遲緩無力,排便更加困難。
你/妳是否正受便秘的糾纏呢?請來給中醫師做詳細的診斷,找到便秘的真正原因,透過服藥調理或針灸治療,加上給予生活上的衛教,注意飲食、作息,配合穴位腹部按摩、食療輔助,你/妳也可以擺脫惱人的便秘。
泉安堂中醫診所 主治醫師 黃千容
|